035:得势,先要有势-《周宋》


    第(3/3)页

    石守信的大军终于到了。

    来的却不是一万禁军精锐。

    而是整整三万大军。

    城下迎风招展的,除了禁军捧日军旗外,还有京兆府的永兴军,泾州的彰义军,凤翔府的凤翔军,以及兜着圈子准备回京却又被截下的兴州武兴军,五军齐聚,蔚为壮观。

    “哨探不足呐。”

    赵文亮手扶女墙,谓然长叹。

    甲寅苦笑道:“这也没办法,谁让我们只有这点人马,不过也无需惧怕,那些方镇州兵,更多的是来撑场子的,能打顺风战,却不会来攻坚。”

    “甲将军言之有理,只不知那石守信有没有卵子来斗将,老子一气挑他十七八个再说。”

    李儋珪擂着墙垛,却是恨不得立马杀下城去。

    “九郎分析过,不论谁领军,宋九重都会耳提面命,谨慎行事,宁可不胜,也不会轻举妄动。”

    “为何?”

    “因为他们败不起,哪怕小败,也是致命的。”

    甲寅笑道:“禁军精锐的不败金身若是打破了,其它方镇的老帅们会怎么想,宋九重可是全靠着这十万禁军威慑天下呢。”

    李儋珪良久无语,再出声,却其涩无比。

    “真,笨,呐……”

    这三字虽然没头没尾,但甲寅很清楚他说的是谁,禁不住也为那位素未谋面的大帅感到宛惜,不过,随之而来的,却是满腔自豪。

    秦越的智囊团,放眼天下,都没人可比。

    不仅有老而不死的徐无和陈抟,不仅有世宗就十分信赖的宰相重臣李谷与王著,不仅有民事政务皆精通的曾梧与吕端,不仅有利益捆绑在一起的益州士卿,还有上百名教授博士、近千名学生士子组成的锦江书院。

    只不过秦越做事,仿若兴趣所为,一副吊儿郎当样子,一般人不以为意,真的聚拢聚拢,就连李谷都感到恐惧。

    不说别的,就那二十三州的人事调整,便好比喝水一样的简单,云淡风轻,夹袋里的人才随便往外掏。

    否则,那李谷又怎会尽心辅佐,甘心用命,又怎会苦口婆心的劝着满腹书生意气的王著?

    那欧阳炯之为何顾不得风花雪月而四处奔波?

    那吕端,又为何愿意留在益州忠心用事,而与兄长分道扬镖?

    得势,先要有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