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孟,你可知朕为何让你来掌管这制作间?朕手下能人众多,并非无人可用,选你,自是有朕的考量,你可莫要领会错了朕的意图。” 徐孟闻言,心头一紧,赶忙跪地叩头,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声音洪亮地回道。 “陛下圣明!臣自然清楚,前任的大工匠徐灵儿有幸被陛下纳入后宫,封为贵嫔,臣身为徐娘娘的族人,能够得到这个大工匠的位置,自然是沾了娘娘的光,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辱使命,绝不会给娘娘丢人,定会把这差事办得妥妥贴贴,为陛下分忧,为大秦效力!” 嬴昭听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既然你也是徐贵嫔的族人,那朕也不能只给你官职,而无其他封赏,这样吧,朕便封你为五大夫之爵。但若你能够为朝廷再立新功,朕自会提升你的爵位;可若你办事不力,让朕失望,那便有重重责罚,绝不姑息!” 朝堂之上,群臣听闻嬴昭对徐孟的封赏,心中虽有不满,但谁都清楚,这位秦武帝向来铁血无情,无人敢轻易忤逆。 于是,群臣纷纷出言附和,赞扬陛下任人得当,内举不避亲。 就在此时,朝堂之上忽然陷入一阵诡异的肃静。 原来,宫殿之外那面象征着紧急大事的大铜鼓,被人敲响,其声如雷,震人心魄。 嬴昭眉头紧皱,面露不悦,向旁边的太监喝道。 “究竟是怎么回事?还不赶紧去查!是谁竟敢在殿外击鼓?若是没有大事敢扰朕的朝会,定然不轻饶!” 新任的太监总管马文英,初登此位便遭遇这等棘手之事,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忍不住咒骂起来。 “到底是谁在这个时候敲响外面的大铜鼓?若真是没有什么要紧之事,简直是自寻死路!” 马文英虽心中恼怒,但也不敢耽搁,领着侍卫匆匆赶往殿外。 到了殿外一看,只见一个浑身浴血的校尉,晕倒在了鼓旁。 马文英仔细一瞧,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将军王翦的孙子,通武侯王贲的儿子,陪戎校尉王离。 念及王离乃是功臣之后,马文英纵然心中有万般不满,也不敢多言。 他赶忙吩咐身旁的侍卫:“快,赶紧把王离将军叫醒!” 侍卫们手忙脚乱地施救,片刻之后,王离悠悠转醒,看到马文英,王离又是一口鲜血喷出,神色焦急万分。 “马公公,确实出大事了!前段时间,羌族虽然和我们签订了投降协议,同意了我们许多的条件,可谁曾想,与他们不远处的滑国却是心怀叵测,暗中举兵偷袭了我们的驻军大营,烧毁了粮草,我军断粮许久,只能且战且退,可谁知,这竟是敌人的奸计,我们又中了他们的埋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