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肥说道。 “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王大人若是觉得刺耳,那便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 这时,另一位大臣赶忙出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力,何必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来来来,喝酒喝酒。” “刘肥,你给我等着,咱们走着瞧!” 不久之后,又有一件棘手的案子交到了刘肥手中,有人告发尚书令的侄子收好处,数额巨大。 尚书令得知此事后,赶忙找到刘肥说。 “刘肥啊,此事你最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切莫深究,大家都是在朝为官,相互给个面子,日后也好相见,否则,可没你好果子吃。” 刘肥正色道。 “大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身为朝廷官员,自当维护律法公正,查明真相,绝不容私情干扰。” 尚书令怒拍桌子,暴跳如雷。 “你别不知好歹!我好心劝你,你却如此不识抬举。” 刘肥不为所动说道。 “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国法如山,我刘肥绝不能徇私枉法。” 刘肥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开始秘密调查尚书令侄子的行踪和财务状况,通过暗中走访和排查,他发现尚书令的侄子平日里生活奢靡,挥霍无度,与一些不法商人来往密切。 刘肥决定从这些不法商人入手,他派亲信扮作商人,与这些人接触,试图套取有用的信息。 经过一番周旋,终于有一个胆小怕事的商人透露,尚书令的侄子曾利用职权,在一项重大工程中虚报账目,中饱私囊。 刘肥顺藤摸瓜,找到了负责该项工程的官员和相关账目,在仔细比对和分析后,他发现了大量的漏洞和虚假记录,证据确凿。 然而,就在刘肥准备将证据呈交朝廷之时,尚书令察觉到了风声,开始动用自己的人脉和权力,试图阻止刘肥。 他联合了一些与他关系密切的大臣,在朝堂上对刘肥进行弹劾。 “陛下,刘肥此人办案不公,肆意诬陷下官的侄子,其用心险恶,实乃居心叵测。” “陛下,刘肥初入朝堂,急于立功,难免会为了政绩而不择手段,此次恐怕是冤枉了好人。” “陛下,刘肥行事鲁莽,不懂得权衡利弊,如此下去,定会扰乱朝纲,还望陛下明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