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饶命?你欺压百姓的时候,可曾想过饶过他们?你犯下的罪行,天理难容!” 王霸拼命求饶:“陛下,小的一时糊涂,求陛下开恩,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嬴昭不为所动,厉声道。 “来人,将王知府的家产查抄,归还百姓田地,并将其及相关官员全部拿下,依法惩处!” 韩言等人齐声应道:“遵旨!” 百姓们得知王知府被惩治的消息,纷纷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 在游玩的过程中,嬴昭又遇到了一位自称是才子的书生。 这书生一身青衣,手持折扇,见到嬴昭等人,主动上前拱手搭话。 “在下李墨,见过诸位,听闻京城繁华似锦,不知诸位从京城而来,可曾有什么奇闻异事,可否讲与在下听听?” 韩言说道。 “京城之事,岂是你能随意打听的。休要多问!” 李墨却不以为意,轻轻摇了摇手中的折扇。 “在下只是好奇,别无他意。还望兄台莫要怪罪。” 嬴昭说道。 “既是才子,不如当场作诗一首,让朕品鉴品鉴。若作得好,必有重赏。” 李墨自信满满。 “那在下献丑了。” 片刻之后,李墨摇头晃脑地吟出一首诗。 “春风拂柳绿,桃花映日红。山川皆入画,诗意满心中。” 嬴昭听后说道。 “此诗虽有韵律,却无内涵,华而不实。只是堆砌了些华丽的辞藻,毫无真情实感。” 李墨脸色一变,不服气地说道。 “陛下此言差矣,在下这诗在本地可是备受赞誉,人人称好。” 嬴昭笑了笑。 “那韩言,你来作一首,让这位李才子瞧瞧。” 韩言略一思索,随即吟出一首。 “田间耕牛苦,农夫汗水流,但愿岁丰稔,天下无饥愁。” 李墨说道。 “陛下身边之人果然才高八斗,在下自愧不如,是在下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了。” 十几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嬴昭等人准备返回京城,在归途中,经过一片山林时,突然遇到一伙黑衣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