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放心,臣定当肝脑涂地,竭尽全力为陛下效力,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神色慌张地匆匆跑来,跪地说道。 “陛下,不好了,林贤在狱中自尽了。” 嬴昭和刘肥皆是一惊。 “这林贤,终究还是走上了这条绝路。” 刘肥说道。 “陛下,林贤犯下重罪,自知难逃惩处,他的自尽实乃咎由自取,陛下其实已经对他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嬴昭说道。 “罢了,此事就此了结,刘肥啊,你日后行事,当以林贤为鉴,切不可重蹈他的覆辙。” 刘肥再次跪地说道。 “陛下的教诲,臣定铭记在心,时刻不敢忘却。” 嬴昭挥挥手说道。 “起来吧,今日乃是宴会,莫要如此沉重。” 刘肥谢恩起身,重新入座。 “刘肥啊,朕对你寄予厚望,望你日后能继续秉持公正,为朝廷选拔贤能,整顿吏治。” 刘肥应道。 “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为朝廷举荐清正廉洁之士,剔除奸佞之徒。” 嬴昭满意地点点头。 “甚好。如今边疆战事吃紧,军费开支巨大,朕为此事颇为忧心,你可有良策?” 刘肥略作思考。 “陛下,臣以为可开源节流,一方面,增加赋税征收的合理性,鼓励农桑,发展商业,以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严格审查军费开支,杜绝浪费。” “嗯,此计可行。但这开源节流之事,实施起来颇为棘手,你可有具体的方案?” 刘肥接着说道。 “陛下,臣建议可先在几个郡县试点,总结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同时,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对赋税征收和军费使用进行严格监督。” 嬴昭说道。 “嗯,想法不错。但这监察机构之人选,你可有合适的推荐?” 刘肥回道。 “臣以为,可从朝中刚正不阿之士中选拔,比如御史李大人,他为官多年,一向公正无私,可担此重任。” 嬴昭说道。 “李大人?嗯,此人倒是可以考虑,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