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好啊?如果我能够有一辆......” 陈美凤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向往之色。 陈国泰心里顿时笑。 津市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在都还存在对外贸易的因素,可谓是时下花国少有的‘时尚之都’。 陈美凤勉强作为津市的‘上层人物’,可是对电动自行车这样的新奇玩意儿充满了兴趣。 同时她也具有相应的消费能力。 而且事实上陈国泰也知道,电动自行车在小小的灵江县城都能收到不下300个客户的订单。换了是在津市,3000个都打不住。 订单破万都有很大可能。 这个范围如果放到全国,那个订单数量...... 电动自行车如果真能大规模投产,根本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不说,还会第一时间成为一项支柱型产业,极大地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然而在原材料短缺的现实条件和呆板的经济体制下,大规模投产又确实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美凤姐如果只是想要一辆,问题绝对不会太大。只要我们采购到的蓄电池数量能够多一些,到时候给美凤姐邮寄一辆过来也不是不可能。” 陈国泰忽然心里一动,笑着对陈美凤说道。 “是吗?国泰你可不要只是哄姐姐高兴。” 陈美凤一下子来了兴趣,眼都不眨地看着陈国泰说道。 “美凤姐你说到哪里去了?如果你真能帮我们弄到多一些的蓄电池,只要我回去说明情况,领导们绝对会同意给你调剂一辆出来。” 陈国泰毫不犹豫地应承道。 他要借陈美凤的力量再给孙金加上一把火。 “那咱们就这样说定。孙金同志,你媳妇儿能不能弄到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同事和亲戚们面前扬眉吐气,就看你的了。你要知道,你媳妇儿有面子,就是你有面子。” 陈美凤果然兴趣大增,立即就给孙金施加‘压力’。 “得嘞,让我好好想想。” 孙金有点无语地说道。 “那你就快想。”陈美凤立即催促。 陈国泰也认真地看着孙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