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968年十二月中旬,天空中飘落着片片雪花。 地上已经覆盖了浅浅的一层雪,天气非常寒冷。 六辆班车缓缓开进灵江县汽车站。 车上很快就走下来两百多个左右带着大包小裹的男女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最小的只有十五六岁,最大的也不过才二十岁出头的样子。 大部分年轻人的眼里都有着火热的激情,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围的环境。 也有少部分年轻人眼里明显有着怯懦和迷茫。 这些男女年轻人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参与了前两年的浪潮,思想无比激进。 全面胜利之后,全国一千多万名初中毕业或是高中毕业的激进青年无法进行妥善安置。上面就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方针。 这些年轻人就拿了一定数量的安置费,告别了城市和城市里的亲人,带着户口和行李奔赴全国各地的农村去插队落户。 他们不去都不行。毕竟城里的生活资源和就业机会都非常有限。他们不能不生活。 这时候一个手持干电池喇叭的中年干部走上前去。 “各位同志大家好。我是灵江县知青安置办公室的李朝阳。大家可以叫我李主任。欢迎大家从全国各地来到我们灵江县。现在请大家拿出你们的身份证明资料排好几列纵队。我念到某个同志的名字,念到的同志就站出来跟我安排的接待人员走。” 李朝阳冲着一大群年轻人宣布道。 这群年轻人的纪律观念还是比较强的,闻言很快就在李主任面前排成了六列纵队。 “首先念的是分配去红岭公社的同志。红岭公社的盛主任已经等在了这里。念到的同志请去他那里报道,由他进行再下一步的分配。文强,冷小平......” 李朝阳将红岭公社派来接知青的盛主任叫到身边,然后就开始点名。 不一刻,三十多个年轻男女带着行李站在了盛主任面前。 盛主任也很快就将他们带走。 接下来是万柳公社,红枫公社...... 最后场地上还剩下四十多个年轻人没有念到。 也只有红星公社一个公社还没分派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