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凤凰集团的确还有好几个合作意向。”陈国泰微笑道。 “竟然有好几个合作意向?”杜庆安立即精神一振。 “嗯,的确有好几个合作意向。只不过这些合作意向或许都突破了国内人的普遍思想认知界限,也不知道国内最终能不能接受?” 陈国泰顿了顿,认真地说道。 “反正咱们现在也是私下沟通,小陈你不妨直说......只要凤凰集团提出的合作意向对国家对人民有利,即使超出了现有界限,也有的谈。” 杜庆安的神态跟着郑重了起来。 “那我就开始说了......这第一件事,是我们凤凰集团想要出资买下华国光刻机全部设计图纸和生产技术。” 陈国泰微微酝酿了一下,轻声说出他这次回京城要办的最大事项。 前世里,光刻机是国家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进入爆发阶段时全体国民心中最大的伤痛。 以漂亮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国家凭借他们的顶尖光刻机技术给华国施加了最为承重的压力。 陈国泰这一世从重生开始,就立志要为国家解决光刻机落后问题和基础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 眼下凤凰集团虽然即将开始生产硅晶圆,但漂亮国那边却暂时还不愿意转移芯片生产技术和设备。 陈国泰固然可以选择投入巨资从头开始研发光刻机,但光刻机研发只是有钱可是不行。那需要太多的高端人才和太多的工厂进行配合。 那样无疑就会大大拖慢速度。 而此时华国的光刻机与西方光刻机相比,并不是太落伍,基本都处在从微米量级跨入纳米量级的门槛上。 稍稍有点区别的是,此时西方世界最为先进的光刻机已经完全进入了纳米层级,芯片加工线宽推进到了0.8微米。也就是800纳米。 而国内的光刻机在国士徐瑞林的领导下,也会在今年将完全国产的光刻机加工精度推进到0.8微米线宽层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