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陪霍敬渊在京城养伤的几个月,不能光吃老本,得要自己多多搞钱,将来才有投资的成本。 毕竟,温辞志向远大想给某腾,某云投资来着,手上那点小钱连入股都入不了。 “听说了吗?南方外企的工资和国外同薪,啥时候咱京城也引进点外企过来,到时候就不用去外地上班了。” “听说了!我给你讲阿,我表姑家弟弟媳妇儿的表弟就在外企上班,据说在南方一个月能拿六千块。” 温辞听着两个路过阿姨的聊天被震撼到。 八十年代的六千工资?! 攒两个月的工资都能搁沪市买套房了。 温辞摇头叹息。 考大学虽然难还费钱,读出来后在八十年代未来是不可限量的。现在平均工资几十块到外企能有六千块。 四十年后大城市的人均工资可能都还达不到六千水平呢。 要不然考大学? 温辞眨了眨眼睛,又仔细思虑了下,自己高中知识忘得差不多了,距离高考时间不到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能复习到什么程度? 说不定还浪费高考机会呢。 温辞再次摇了摇头。 这个想法不可取。 至少需要学一年时间再战高考。 逛着逛着,天色逐渐昏暗起来,黑压压的一片,似有下雨的征兆,路上的行人们纷纷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京城春日的雨季,总是来势汹汹,不到一分钟时间,雨雾笼罩。温辞用手遮着头顶躲在一处屋檐下。 周围不乏有其他躲雨的路人。 她看着这雨没个停的架势不由叹了口气。 “买伞吗?一块钱一把。” 此时,有位卖伞老妇人走近,她提着装满新伞的木篼,走到躲雨屋檐下吆喝了几声:“天堂伞,质量很好的伞,用个十来年没问题。” 一块钱的伞价格着实有些昂贵。 正常伞的价格也就几毛钱。 温辞犹豫了下,从兜里拿出一块钱朝老妇人招了招手。喊道:“婶子,给我来一把雨伞。” 还不知道这雨要下多久呢。 第(2/3)页